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yè)資訊 > 余承東試駕AITO問界M5,詮釋它與他的飛馳人生
余承東試駕AITO問界M5,詮釋它與他的飛馳人生
來源:捷通達
發(fā)布人:捷通達
人氣:發(fā)表時間:2022-04-19 14:06
在一次公開訪談中,主持人向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問道:“有沒有什么時刻,是你對未來感到迷茫的時刻?又是怎么挺過去,熬過去的?”“每一次做大的戰(zhàn)略調整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面臨巨大的反對聲音,可能所有人都會反對你。我提出做高端手機,打造我們的品牌,那時候中國還沒有高端品牌,大家都以為我是神經(jīng)病瘋了。但是最終我們堅持了下來,走下去了”,余承東回答道。
三年前開始至今,讓受各種環(huán)境及條件影響,如日中天的華為消費者業(yè)務受到史無前例的重創(chuàng)。隨著站穩(wěn)高端陣線,華為亟需開拓新的商業(yè)板塊維持業(yè)務。
面對從未涉足過的汽車市場,這對于余承東來說,不僅是一個新的業(yè)務開拓,更像是他的“再創(chuàng)業(yè)”。
AITO問界M5是華為與賽力斯聯(lián)手打造的品牌——AITO旗下的第一款車型,也是余承東“再創(chuàng)業(yè)”第一次深度參與開發(fā)的車產(chǎn)品。在2021年年底華為冬季新品發(fā)布會公開亮相后,時隔4個月,余承東接受知名車評人吳佩的采訪,并化身一位資深“車評人”,向公眾展示了他對AITO問界M5的理解和試駕體驗,以此詮釋問界M5的卓越產(chǎn)品力與他的飛馳人生。
1+8+N的延續(xù):新場景,新智慧出行
“萬物互聯(lián)時代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余承東曾在HarmonyOS發(fā)布會上大膽提出這一金句,成為一時絕響。如果說萬物互聯(lián)打破了設備之間的隔閡,有機地連接在一起,那么智慧出行就是縮短人們的時空距離,融入1+8+N中,搭建互通有無的橋梁。
也許在余承東看來,所謂萬物互聯(lián),就是與人方便。AITO問界M5的車鑰匙,應該是目前行業(yè)里最完備的解決方案。據(jù)余承東表示,他本人并不喜歡帶車鑰匙出門,平時只用帶一臺手機,靠近汽車就會自動解鎖。
為取代車鑰匙在解鎖汽車時的必要性,AITO問界M5自帶多達6種智能解鎖方式,分別是手機/手表靠近解鎖、手機/手表NFC碰一碰解鎖、手機/手表端APP操作解鎖。多種解鎖方式,即便是不帶車鑰匙,其中任意一種方式都能輕松解鎖汽車。

很多人可能會提出一個極端的問題,即萬一手機/手表沒電了怎么辦?按照余承東的解釋,即便是手機/手表沒電,通過超低功耗,依然能用手機/手表解鎖汽車。
手表/手機除了可以解鎖汽車外,還支持控制開關車內空調,這在當前的汽車市場中是獨此一家的存在。華為此前在1+8+N的全場景戰(zhàn)略上推出了成建制的各類產(chǎn)品,諸如手機、手表、耳機等,通過自成一派的“超級終端”的多設備協(xié)同體系,打通隔閡,實現(xiàn)了多種互聯(lián)互通的功能。在AITO問界M5上應用賦能,相信會在未來的進一步開發(fā)中,汽車還會擁有更多的跨設備玩法。
如此豐富的新鮮玩法,給消費者提供最便捷、智慧的體驗。而關于做產(chǎn)品,余承東一直有著自己的金科玉律,并借此塑造了華為今日的高端地位。那么這套方法論又是怎么融入到AITO問界M5的設計和制造當中呢?
華為品牌的方法論,也是AITO成功的秘訣
在討論產(chǎn)品設計時,余承東第一次講出了自己堅持的理念:“對于產(chǎn)品,我對華為品牌的要求是高端化、時尚化、年輕化”。具體到產(chǎn)品設計語言,則是“極致、簡約、純凈”。
“知易行難”,能理解這一點并融入品牌建設和產(chǎn)品設計中誠屬不易。而這種理念,在這幾年的產(chǎn)品設計中,的確充分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
且不說遠的,以AITO問界M5來說,從外觀到內飾,由內及外呈現(xiàn)了“極致、簡約、純凈”的設計語言意蘊。站在AITO問界M5前方,余承東自信洋溢地講解這款車的外觀設計。
“AITO問界M5采用極致、簡約、純凈的設計語言,通過車身自己的曲線,來體現(xiàn)了車的肌肉感,所以整車體現(xiàn)出非常飽滿的感覺。車身側面肌肉很光滑,很圓潤的曲線來表達”,余承東如是講述道。在他看來,AITO問界M5整車通體以曲線突出肌肉感,極少的線條,讓車身設計給人以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因為整車用上了全景天幕,車內頂部的空間比較大,在此基礎上,AITO問界M5的后部采用了溜背設計,一方面能降低風阻,從側面看車身,會有一種動感的感覺。
優(yōu)秀的局部設計帶動了高質的全局美感,種種考慮都不止意在設計,也有功能性的考慮。余承東說道,“里面搭載了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簡短的功能介紹,其中的技術含量可不少。要知道,實現(xiàn)精準的輔助駕駛和多功能的車載CarLog需要在汽車上安裝相應的硬件支撐。而在設計中,任意一項功能的配置是不能以犧牲外觀設計打破美學的平衡,所以在AITO問界M5上,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這些輔助硬件元素就被配置在相對比較隱秘且不影響外觀的部位。
類似這種功能與美學平衡的例子在AITO問界M5上比比皆是,在這里不做展開。余承東認為,AITO問界M5是朝著設計經(jīng)典的方向去走的,也就是說,過了多年以后,人們還是能記住AITO問界M5的獨特設計語言。

本世紀仍在活躍的車企除了少數(shù)的新勢力外,在業(yè)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品牌均是百年級別,這些百年品牌留給人們的標簽印象各有風格,沉淀在歷史的工藝進步以及精湛的制造水平是它們立足當今的基石。
雖然華為不造車,但長年累月對電機技術的研發(fā),仍然能使華為將在未來成為電動汽車領域不可忽視的存在,甚至能成為汽車行業(yè)技術的標桿。在余承東看來,華為有什么底氣,堅信能將手機品牌成功的經(jīng)驗平移到汽車領域,賦能車界伙伴中奪得頭籌?
技術加成+產(chǎn)品理解=趕超的速度
“因為汽車行業(yè)處于變革的時代,過去的是機械工業(yè)時代,底盤、發(fā)動機、波箱這三個是核心要素,今天這個時代不是三大件的核心要素,因為底盤越來越標準化,傳統(tǒng)的機械部分,都會由電池、電機、電源管理、電控來取代”,余承東在采訪中一邊喝品茶,一邊對行業(yè)變革進行分析。

對于現(xiàn)在的華為來說,當務之急并不是推出一款帶有華為標識的車獲得市場認可,而是將華為在電動和智能座艙領域的成熟技術積累運用到合作車型上,做更好的服務,把更好的體驗帶給消費者的日常使用中。
手機和汽車有很多共性的地方,它們都是消費品品牌,體驗、質量和品牌這三個要素都非常重要。華為在電機、電控、電源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水平不比車企前輩們差,高速油冷電機、數(shù)字座艙更是領先于行業(yè)一大截,這是華為賦能汽車行業(yè)伙伴的技術基礎,也是能與車界同行們一較高低的前提。有了穩(wěn)健的硬件基礎,做好了車機體驗,對于華為來說并不等于安枕無憂,仍然有體驗不足的地方,而車界同行也不是就此輕易被秒殺,他們也有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余承東坦言道,“我覺得實事求是、不斷改進的精神,不斷追求,不斷的找自己差距、問題,然后看客戶意見”。

余承東身居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的位置,仍然如同當年一樣,躬身力行,每天親自開車上下班。而且他還作為一位用戶,潛伏在Beta用戶群,在群里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堅持的信念,只有自己用過產(chǎn)品,才能知根知底,給出有效的改進意見。

作為“高級客服”的余承東始終會在業(yè)余時間十年如一日收集用戶的體驗,老師、同學、企業(yè)家朋友、業(yè)界大V,他們遇到問題都會找到余承東咨詢,“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余承東對自己和員工的要求就是面對消費者,毫不夸張地說,這應該是最高級的“客服經(jīng)理”。
正是這樣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精神,華為品牌從一個貼牌手機廠商走到了今天的地位,這不僅是技術底蘊,也是精神使然,華為不斷創(chuàng)造奇跡,如果將成功的秘訣歸納為技術,恐怕讀來語乏終覺淺,在余承東身上,相信有不少人看到了一種精神在支持著他在不斷前進,同樣也會在其他的員工身上看到這種精神,那這種精神是什么?
堅持艱苦奮斗,沖刺在無盡的前沿
“第二高峰都沒人記得住,但是第一高峰人人都記得珠穆朗瑪峰,所以我們在每個領域我的要求要做到第一”,余承東若有所思地說道。作為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掌舵者,三十年如一日堅持將業(yè)務做到世界第一是他持之以恒的目標,無論是早年在公司第一個開拓無線業(yè)務,還是在歐洲市場推出分體式基站,余承東有著敏銳的商業(yè)嗅覺,能從需求場景到版圖擴展聞到機會的氣息。包括后來的手機業(yè)務,也是余承東放棄短期貼牌機利潤,以暫時的虧損,做自主品牌,走高端路線,成就了國產(chǎn)高端品牌風景線的一時無兩。
做第一不容易,就得看執(zhí)行者有無堅持下去的魄力,余承東的野心不局限于同行競爭中取得優(yōu)勢,而是登頂?shù)谝弧?ldquo;一個團隊的追求,一個人的追求基本決定了未來能做到什么樣,就是我們始終希望能做到第一,但我們只會越來越好,遲早一天會變成第一。”

高追求,具體到行動中要想不成為一句空話,用余承東的話來說,“我寧可舍棄利潤,保證客戶體驗、客戶滿意。”

比起錙銖必較的短期利益,余承東更愿意把重心放在長期投資,建立用戶口碑,花高成本打造高質量的生產(chǎn)把控體系,比車廠的質量管控體系要求還要高一截,甚至質量要求可能有點苛刻,比汽車市場行業(yè)標準還高。
盡管AITO問界M5是目前從發(fā)布到交車最快的車型之一,供應鏈仍然受到疫情、缺“芯”荒的影響,導致產(chǎn)能受限、成本昂貴,對后續(xù)交付存在無法避免的負面影響。余承東對此毫不諱言,“3月份我估計大概上個月交付3000多臺。然后4月份比如說5000多,5月份6000,6月份1萬這樣一路往上走,然后從爬到1萬再爬到再做個1萬、2萬 ,2萬到3萬。現(xiàn)在供應很緊張,其實我們早就可以爬到1萬5,1萬,按道理我們4月5月份就應該做到1萬臺,但就是因為整個行業(yè)缺貨太厲害了”。

供應方面仍在解決,在余承東面前的星辰大海仍在探索中,誠如他爭求第一的精神,余承東與他背后的團隊會繼續(xù)堅持艱苦奮斗,爭做第一,探索無盡的前沿。
寫在最后:
現(xiàn)年53歲的余承東或許還有7年就要退休了,以他現(xiàn)在的成績,早已能功成身退,然而對他來說,這場賽跑卻沒有終點,穿上賽車服,躊躇滿志走向AITO問界M5,下賽道,此時的堅定眼神就是他對未來腳下的路最好的精神寫照。也許有一天折戟沉舸,也許有一天直掛云帆,華為邁向新賽道的那一刻就注定沒有回頭路,“用更高的要求,牽引大家前進,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有進取的精神,相信華為能做到第一的位置”。這次試駕就這樣落幕,成為歷史,多年以后或成為江湖笑談,當下今天,我們共同見證,新賽道,豪情壯舉。

三年前開始至今,讓受各種環(huán)境及條件影響,如日中天的華為消費者業(yè)務受到史無前例的重創(chuàng)。隨著站穩(wěn)高端陣線,華為亟需開拓新的商業(yè)板塊維持業(yè)務。
面對從未涉足過的汽車市場,這對于余承東來說,不僅是一個新的業(yè)務開拓,更像是他的“再創(chuàng)業(yè)”。
AITO問界M5是華為與賽力斯聯(lián)手打造的品牌——AITO旗下的第一款車型,也是余承東“再創(chuàng)業(yè)”第一次深度參與開發(fā)的車產(chǎn)品。在2021年年底華為冬季新品發(fā)布會公開亮相后,時隔4個月,余承東接受知名車評人吳佩的采訪,并化身一位資深“車評人”,向公眾展示了他對AITO問界M5的理解和試駕體驗,以此詮釋問界M5的卓越產(chǎn)品力與他的飛馳人生。
1+8+N的延續(xù):新場景,新智慧出行
“萬物互聯(lián)時代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余承東曾在HarmonyOS發(fā)布會上大膽提出這一金句,成為一時絕響。如果說萬物互聯(lián)打破了設備之間的隔閡,有機地連接在一起,那么智慧出行就是縮短人們的時空距離,融入1+8+N中,搭建互通有無的橋梁。
也許在余承東看來,所謂萬物互聯(lián),就是與人方便。AITO問界M5的車鑰匙,應該是目前行業(yè)里最完備的解決方案。據(jù)余承東表示,他本人并不喜歡帶車鑰匙出門,平時只用帶一臺手機,靠近汽車就會自動解鎖。
為取代車鑰匙在解鎖汽車時的必要性,AITO問界M5自帶多達6種智能解鎖方式,分別是手機/手表靠近解鎖、手機/手表NFC碰一碰解鎖、手機/手表端APP操作解鎖。多種解鎖方式,即便是不帶車鑰匙,其中任意一種方式都能輕松解鎖汽車。

很多人可能會提出一個極端的問題,即萬一手機/手表沒電了怎么辦?按照余承東的解釋,即便是手機/手表沒電,通過超低功耗,依然能用手機/手表解鎖汽車。
手表/手機除了可以解鎖汽車外,還支持控制開關車內空調,這在當前的汽車市場中是獨此一家的存在。華為此前在1+8+N的全場景戰(zhàn)略上推出了成建制的各類產(chǎn)品,諸如手機、手表、耳機等,通過自成一派的“超級終端”的多設備協(xié)同體系,打通隔閡,實現(xiàn)了多種互聯(lián)互通的功能。在AITO問界M5上應用賦能,相信會在未來的進一步開發(fā)中,汽車還會擁有更多的跨設備玩法。
如此豐富的新鮮玩法,給消費者提供最便捷、智慧的體驗。而關于做產(chǎn)品,余承東一直有著自己的金科玉律,并借此塑造了華為今日的高端地位。那么這套方法論又是怎么融入到AITO問界M5的設計和制造當中呢?
華為品牌的方法論,也是AITO成功的秘訣
在討論產(chǎn)品設計時,余承東第一次講出了自己堅持的理念:“對于產(chǎn)品,我對華為品牌的要求是高端化、時尚化、年輕化”。具體到產(chǎn)品設計語言,則是“極致、簡約、純凈”。
“知易行難”,能理解這一點并融入品牌建設和產(chǎn)品設計中誠屬不易。而這種理念,在這幾年的產(chǎn)品設計中,的確充分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
且不說遠的,以AITO問界M5來說,從外觀到內飾,由內及外呈現(xiàn)了“極致、簡約、純凈”的設計語言意蘊。站在AITO問界M5前方,余承東自信洋溢地講解這款車的外觀設計。
“AITO問界M5采用極致、簡約、純凈的設計語言,通過車身自己的曲線,來體現(xiàn)了車的肌肉感,所以整車體現(xiàn)出非常飽滿的感覺。車身側面肌肉很光滑,很圓潤的曲線來表達”,余承東如是講述道。在他看來,AITO問界M5整車通體以曲線突出肌肉感,極少的線條,讓車身設計給人以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因為整車用上了全景天幕,車內頂部的空間比較大,在此基礎上,AITO問界M5的后部采用了溜背設計,一方面能降低風阻,從側面看車身,會有一種動感的感覺。
優(yōu)秀的局部設計帶動了高質的全局美感,種種考慮都不止意在設計,也有功能性的考慮。余承東說道,“里面搭載了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簡短的功能介紹,其中的技術含量可不少。要知道,實現(xiàn)精準的輔助駕駛和多功能的車載CarLog需要在汽車上安裝相應的硬件支撐。而在設計中,任意一項功能的配置是不能以犧牲外觀設計打破美學的平衡,所以在AITO問界M5上,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這些輔助硬件元素就被配置在相對比較隱秘且不影響外觀的部位。
類似這種功能與美學平衡的例子在AITO問界M5上比比皆是,在這里不做展開。余承東認為,AITO問界M5是朝著設計經(jīng)典的方向去走的,也就是說,過了多年以后,人們還是能記住AITO問界M5的獨特設計語言。

本世紀仍在活躍的車企除了少數(shù)的新勢力外,在業(yè)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品牌均是百年級別,這些百年品牌留給人們的標簽印象各有風格,沉淀在歷史的工藝進步以及精湛的制造水平是它們立足當今的基石。
雖然華為不造車,但長年累月對電機技術的研發(fā),仍然能使華為將在未來成為電動汽車領域不可忽視的存在,甚至能成為汽車行業(yè)技術的標桿。在余承東看來,華為有什么底氣,堅信能將手機品牌成功的經(jīng)驗平移到汽車領域,賦能車界伙伴中奪得頭籌?
技術加成+產(chǎn)品理解=趕超的速度
“因為汽車行業(yè)處于變革的時代,過去的是機械工業(yè)時代,底盤、發(fā)動機、波箱這三個是核心要素,今天這個時代不是三大件的核心要素,因為底盤越來越標準化,傳統(tǒng)的機械部分,都會由電池、電機、電源管理、電控來取代”,余承東在采訪中一邊喝品茶,一邊對行業(yè)變革進行分析。

對于現(xiàn)在的華為來說,當務之急并不是推出一款帶有華為標識的車獲得市場認可,而是將華為在電動和智能座艙領域的成熟技術積累運用到合作車型上,做更好的服務,把更好的體驗帶給消費者的日常使用中。
手機和汽車有很多共性的地方,它們都是消費品品牌,體驗、質量和品牌這三個要素都非常重要。華為在電機、電控、電源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水平不比車企前輩們差,高速油冷電機、數(shù)字座艙更是領先于行業(yè)一大截,這是華為賦能汽車行業(yè)伙伴的技術基礎,也是能與車界同行們一較高低的前提。有了穩(wěn)健的硬件基礎,做好了車機體驗,對于華為來說并不等于安枕無憂,仍然有體驗不足的地方,而車界同行也不是就此輕易被秒殺,他們也有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余承東坦言道,“我覺得實事求是、不斷改進的精神,不斷追求,不斷的找自己差距、問題,然后看客戶意見”。

余承東身居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的位置,仍然如同當年一樣,躬身力行,每天親自開車上下班。而且他還作為一位用戶,潛伏在Beta用戶群,在群里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堅持的信念,只有自己用過產(chǎn)品,才能知根知底,給出有效的改進意見。

作為“高級客服”的余承東始終會在業(yè)余時間十年如一日收集用戶的體驗,老師、同學、企業(yè)家朋友、業(yè)界大V,他們遇到問題都會找到余承東咨詢,“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余承東對自己和員工的要求就是面對消費者,毫不夸張地說,這應該是最高級的“客服經(jīng)理”。
正是這樣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精神,華為品牌從一個貼牌手機廠商走到了今天的地位,這不僅是技術底蘊,也是精神使然,華為不斷創(chuàng)造奇跡,如果將成功的秘訣歸納為技術,恐怕讀來語乏終覺淺,在余承東身上,相信有不少人看到了一種精神在支持著他在不斷前進,同樣也會在其他的員工身上看到這種精神,那這種精神是什么?
堅持艱苦奮斗,沖刺在無盡的前沿
“第二高峰都沒人記得住,但是第一高峰人人都記得珠穆朗瑪峰,所以我們在每個領域我的要求要做到第一”,余承東若有所思地說道。作為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掌舵者,三十年如一日堅持將業(yè)務做到世界第一是他持之以恒的目標,無論是早年在公司第一個開拓無線業(yè)務,還是在歐洲市場推出分體式基站,余承東有著敏銳的商業(yè)嗅覺,能從需求場景到版圖擴展聞到機會的氣息。包括后來的手機業(yè)務,也是余承東放棄短期貼牌機利潤,以暫時的虧損,做自主品牌,走高端路線,成就了國產(chǎn)高端品牌風景線的一時無兩。
做第一不容易,就得看執(zhí)行者有無堅持下去的魄力,余承東的野心不局限于同行競爭中取得優(yōu)勢,而是登頂?shù)谝弧?ldquo;一個團隊的追求,一個人的追求基本決定了未來能做到什么樣,就是我們始終希望能做到第一,但我們只會越來越好,遲早一天會變成第一。”

高追求,具體到行動中要想不成為一句空話,用余承東的話來說,“我寧可舍棄利潤,保證客戶體驗、客戶滿意。”

比起錙銖必較的短期利益,余承東更愿意把重心放在長期投資,建立用戶口碑,花高成本打造高質量的生產(chǎn)把控體系,比車廠的質量管控體系要求還要高一截,甚至質量要求可能有點苛刻,比汽車市場行業(yè)標準還高。
盡管AITO問界M5是目前從發(fā)布到交車最快的車型之一,供應鏈仍然受到疫情、缺“芯”荒的影響,導致產(chǎn)能受限、成本昂貴,對后續(xù)交付存在無法避免的負面影響。余承東對此毫不諱言,“3月份我估計大概上個月交付3000多臺。然后4月份比如說5000多,5月份6000,6月份1萬這樣一路往上走,然后從爬到1萬再爬到再做個1萬、2萬 ,2萬到3萬。現(xiàn)在供應很緊張,其實我們早就可以爬到1萬5,1萬,按道理我們4月5月份就應該做到1萬臺,但就是因為整個行業(yè)缺貨太厲害了”。

供應方面仍在解決,在余承東面前的星辰大海仍在探索中,誠如他爭求第一的精神,余承東與他背后的團隊會繼續(xù)堅持艱苦奮斗,爭做第一,探索無盡的前沿。
寫在最后:
現(xiàn)年53歲的余承東或許還有7年就要退休了,以他現(xiàn)在的成績,早已能功成身退,然而對他來說,這場賽跑卻沒有終點,穿上賽車服,躊躇滿志走向AITO問界M5,下賽道,此時的堅定眼神就是他對未來腳下的路最好的精神寫照。也許有一天折戟沉舸,也許有一天直掛云帆,華為邁向新賽道的那一刻就注定沒有回頭路,“用更高的要求,牽引大家前進,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有進取的精神,相信華為能做到第一的位置”。這次試駕就這樣落幕,成為歷史,多年以后或成為江湖笑談,當下今天,我們共同見證,新賽道,豪情壯舉。

此文關鍵字:余承東,試駕,AITO,問界,詮釋,它與,他的,飛馳,
同類文章排行
- 華為WATCH GT 3 Pro高顏值開箱:終于找到了我的“天選之表”
- 余承東試駕AITO問界M5,詮釋它與他的飛馳人生
- 這個大會決定了 2022 年電動車命運,重點給你劃好了
- 偶像影響力,年輕人的鴻蒙手機華為nova 9 Pro到底如何?
- 【一起拍春天】武漢東湖櫻花園
- 搭載HarmonyOS的華為MatePad Paper上手,應該是體驗最好的墨水屏
- 唯美時刻 ? 賞悅廣州地標
- 《隨手拍》用鏡頭記錄美好。
- 情人節(jié)這天,要送就送她最好的禮物
- 【年味】庭院深深現(xiàn)芳菲
最新資訊文章
- 華為WATCH GT 3 Pro高顏值開箱:終于找到了我的“天選之表”
- 京東之家 | 五一手機超級品類日,至高優(yōu)惠2100元
- 潮玩集市 玩轉五一| 東莞國貿(mào)華為周年慶典
- 【最高優(yōu)惠3000元】華為五一送好禮,還有88折 滿減免息 疊加補貼
- 【最高立減2100元】五一榮耀煥新季,多重鉅惠好禮為你閃耀!
- 余承東試駕AITO問界M5,詮釋它與他的飛馳人生
- 榮耀春煥季 | 辦公學習好物至高優(yōu)惠1100元!
- 華為煥新季 | 平板筆記本隨時隨地疾速創(chuàng)造!
- 這個大會決定了 2022 年電動車命運,重點給你劃好了
- 保衛(wèi)蘿卜4春日奇遇市集-游戲體驗活動